鼻炎治疗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有效缓解症状。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鼻中隔偏曲、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有助于清除过敏原、分泌物和病原体。鼻腔冲洗能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功能,适合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患者。操作时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出血。
2、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炎症反应,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能缓解过敏症状。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可短期改善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一周。细菌性鼻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3、免疫治疗针对尘螨、花粉等明确过敏原的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来提高耐受性。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需持续3-5年,有效率较高但起效较慢。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过敏反应。
4、手术治疗鼻中隔矫正术适用于结构异常导致的顽固性鼻塞,下鼻甲成形术可缩小肥大的鼻甲组织。手术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粘连。合并鼻窦炎者可同期行鼻窦开放术。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积聚。外出佩戴口罩隔离花粉、冷空气等刺激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辛辣食物和烟酒刺激。养成规律作息,减少熬夜等诱发因素。
鼻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更换空调滤网,使用除螨仪清理沙发地毯。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冬季外出注意面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多数鼻炎症状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