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常见,腰椎承受着上肢及躯干的重力,很容易产生劳损与外伤。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不过外伤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1、不定时腿麻腿部麻感、
2、疼痛感增强
3、腿部肿胀
4、腿部无知觉
5、大小便失禁甚至下肢瘫痪!
宜做:
1、注意坐姿,站姿,将腰部挺直。既有益于腰部的健康,又挺拔,提升你的魅力指数。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必要与适时的功能锻炼是该病患者积极康复的主要途径与内容。
3、1/3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常见的外伤形式有弯腰搬重物等。也有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就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因此腰部的保暖十分重要。
忌做:
1、睡觉避免睡太软的床,睡起来好似舒适,实际上不利于我们脊柱和肌肉的放松和休息。牛皮癣http://www.fh21.com.cn/pifu/npx/ 。
2、不要急于进行功能锻炼,否则将适得其反,反而会加重疼痛病情。当腰腿痛症状消失时才开始功能锻炼,锻炼的方法多种多样,个人可以因地、因时制宜,循序渐进。
3、长时间弯腰后突然直腰,摔倒时臀部着地等都是危险的动作。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要避免各种外在的危险因素,过劳、创伤、超负荷等等。
腰椎间盘突出http://www.fh21.com.cn/guke/yztc/
怎样才能治好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到神经根,引起腰痛、腿麻、坐骨神经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会发生椎管狭窄等继发性病变。
1、卧床休息及限制体力活动,使腰肌放松,起到减轻椎间压力的作用有利于消炎、消肿及损伤的修复,因而可促进症状的消除。但卧床不宜超过一周。术前卧床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术后卧床有利于切口愈合,减轻术中牵拉引起的腰骶肌水肿,并可促进剥离的骶棘肌重新附着于椎板等处。但卧床时间过长,会增加褥疮、静脉炎等并发症。因此建议使用温感记忆棉的床垫,可以减轻床垫对身体的压力,舒缓腰椎疼痛的同时能避免褥疮,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2、戴围腰:可增加腰椎稳定性,减轻椎间隙的压力,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术前保守治疗及术后3个月内使用。
3、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使用考茨仪、肌肉电刺激仪、中频电疗法、短波透热、超声波疗法等,物理治疗可提高组织温度,改善血液循环及组织代谢加速,损伤修复,直接或间接地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一般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于疼痛明显处使用。术前主要用于腰腿痛症状的缓解,术后促进肌肉消肿、切口愈合、消除残留症状。
4、腰椎牵引:术前适用,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5,牵引时间一般每次30 分钟,每天1-2次。两周为一疗程。可根据治疗效果,使用1~2个疗程。减轻椎间隙压力,并使部分膨出的椎间盘还纳。
5、运动治疗:腰背肌训练,包括伸肌训练和屈肌训练,如五点支撑(仰卧位,头、双肘、双足支撑);四点支撑(仰卧位,双手、双足支撑);三点支撑(仰卧位,头、双肘支撑)直腿抬高训练,燕飞(俯卧位,头肩及双下肢同时上翘),。它们的作用加强腰背肌肌力,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保证心肺功能、促进代谢。术前及术后均可加强腰背肌力量、减轻椎间盘压力、稳定腰椎。
6、药物治疗:如扶它林、芬必得等,为消炎镇痛作用,对症止痛,缓解症状牛皮癣http://www.fh21.com.cn/pifu/npx/ 。
7、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短时激素治疗可使用骶管封闭:2-3次,2%利多卡因+德宝松一支或强的松龙配成20毫升注射液,于骶裂孔注入,消除神经疼痛并使神经根消肿。
8、术后三周在围腰保护下逐渐坐起,开始时背后垫软垫以支撑,根据病人的耐受性逐渐延长坐立时间。四周练走,开始需在他人搀扶保护下进行,逐渐可扶床沿、栏杆等行走,下肢及腰部力量增强后可逐渐独立行走。三个月后复查,半年左右恢复轻体力劳动。
9、心理治疗:正确了解该疾病,一旦确诊应勇敢面对,增加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http://www.fh21.com.cn/guke/yz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