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躯体不适和认知功能下降。焦虑抑郁可能由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生化异常、躯体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情绪低落情绪低落是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表现为持续悲伤、空虚或绝望感,可能伴有频繁哭泣。患者常描述心情沉重,对日常活动失去愉悦感,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持续两周以上,且与外界环境变化不成比例。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易怒或情绪波动,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常见。
2、兴趣减退兴趣减退指对既往热衷的活动明显失去兴趣,包括社交、爱好或工作学习。患者可能回避朋友聚会,放弃长期坚持的爱好,甚至对亲密关系表现出冷漠。这种变化往往被家人首先察觉,患者自身可能仅感到疲惫或认为活动毫无意义。严重时可发展为情感麻木状态。
3、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在焦虑抑郁中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部分患者夜间反复醒来且难以再次入睡,晨间常提前清醒并伴有心慌。也有少数出现睡眠过多但醒后仍感疲惫的情况。长期睡眠问题会加重日间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睡眠脑电图检查可能显示深睡眠减少和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缩短。
4、躯体不适躯体不适包括头痛、背痛、胃肠功能紊乱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可能反复就医检查却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常见心慌、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出现食欲显著改变,短期内体重波动超过5%。这些症状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但对抗抑郁治疗有反应。
5、认知功能下降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决策困难。患者可能无法完成简单工作任务,阅读时难以理解内容,或忘记近期重要事项。思维速度明显变慢,临床测试显示执行功能受损。这种认知损害在老年患者中可能被误认为痴呆早期表现。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等有氧运动。饮食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建立稳定的社交支持系统,避免长期独处。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尽早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专业评估后可考虑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诊调整方案。注意监测自杀风险,紧急情况立即联系心理危机干预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