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你好:
中医是怎么看失眠病因的?由于情致所伤,肝气郁结,心火偏亢,气滞血瘀,痰火内扰,胃气不和致脏腑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循其道,阳气不得入于阴,心神不宁所致者,多为实证失眠。 若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或久病后气血亏损,阴阳失调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令心失所养,身无所住或血虚胆怯,肝失所养,神无所主或血虚胆怯,肝失所养或心肾不交,虚火上亢所致者,谓虚证失眠。总之,脏腑功能紊乱,邪气阻滞,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 失眠,中医学上称“不寐”,藏医称为"宁龙病",古时称为“不得卧”或“不得眠”。它有虚实之分。虚证如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纳减,面色少华(少血色),脉细弱,属心脾两虚,治宜补心健脾为主;若心烦不寐,咽干舌燥,或见梦遗滑精,舌红、脉细数者,属阴虚火旺,治宜滋肝养阴为;若兼见心神不宁、心悸惊惕,入睡后容易惊醒,脉弦细者,属肝胆不和,治宜镇惊安神为主,实证如见食少胸闷、脘腹胀满、大便不畅、苔腻、脉滑者,属肠胃不和,治宜和胃、消导、化湿为主。睡眠可看作是阴阳消长平衡的一个过程。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内经》记载的原因有三:
(1) 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喘、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
(2) 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所致;
(3) 脏腑所伤,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具病也。”认为“寐…寤”是人体营卫之气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结果。即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正是营卫相互协调,实现脏腑安和,目瞑而寐。
可见,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而这种规律被破坏的原因主要由于外邪如火、热、气、血之壅塞,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内伤情志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失眠,病理因素多为气、血、痰、瘀、火、郁、湿、食等,故七情所伤之失眠尤为重要。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说:“盖寐本乎阴,巾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这种神当是指心神,即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者。
心是人体情志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心主神志,肝主情志,脾志为思,若情志不舒,思虑过度,不仅影响肝之疏泄,出现肝郁气滞,化火扰神,而且进一步耗伤心血,损伤脾运,最后发展还会出现耗尽真阴真元,心肾失交神志不宁,致使五脏俱虚,病情虚实胶结,缠绵难愈。
关于 “中医是怎么看失眠病因的?”以上就是我院专家的讲解,祝患者早日摆脱失眠的困扰!
欢迎访问飞华健康网 神经科 失眠 http://www.fh21.com.cn/sjk/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