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您好: 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人。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在亚洲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远高于霍奇金氏病,大约为9比1,由于其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所以一般谈到淋巴瘤就是指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高发年龄为45至60岁。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表示:“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上班族工作压力的加大,长时间处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辐射的环境,女孩爱漂亮经常染发,儿童过重的学业负担以及家庭使用非环保装潢材料的污染问题等,导致淋巴瘤逐年高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分类原则,非霍奇金淋巴瘤细分为约30余种亚型;根据肿瘤生长速度,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可分为3种类型,即生长缓慢的惰性淋巴瘤、生长较快的侵袭性淋巴瘤和生长非常迅速的高度侵袭性淋巴瘤。由于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均不相同,因此,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朱军教授强调:“早期明确病理诊断和病理亚型、准确临床分期、恰当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50%至60%早期患者使用免疫化疗可以被治愈,疾病能否治愈的关键是早期发现、规范治疗、首次治疗是否成功。随着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开展,淋巴瘤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改变了患者的预后,使治愈淋巴瘤成为可能,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淋巴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