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子宫癌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主要方法有阴道异常出血、盆腔疼痛、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子宫内膜活检等。
1、阴道异常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癌最典型症状,需高度警惕。非经期出血或月经量突然增多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有关。出血可能呈现点滴状、间歇性或持续存在,颜色可从鲜红到暗红不等。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
2、盆腔疼痛中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胀感或腰骶部疼痛。疼痛可能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在排尿排便时尤为明显。部分患者会伴随下肢水肿或排便习惯改变。这些症状提示肿瘤可能已侵犯周围组织。
3、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肌层情况。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超过4毫米需进一步检查。超声可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肌层浸润深度等异常表现,为后续活检提供定位依据。
4、肿瘤标志物检测CA125和HE4等血清标志物在子宫癌中可能升高。虽然特异性不高,但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标志物异常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5、子宫内膜活检诊断金标准是通过宫腔镜或诊刮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能明确病变性质、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无排卵、肥胖、糖尿病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筛查。
预防子宫癌需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糖血压,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有家族史者应加强筛查。出现异常症状时尽早就医,通过规范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率。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