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在中医中被称为“眩晕”或“头痛病”,主要与肝阳上亢、痰浊内阻、气血两虚等因素有关。治疗高血压的中医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调整。中药常用的有丹参、钩藤、天麻等;针灸可选择太冲穴、内关穴、风池穴;饮食上推荐低盐低脂、多吃芹菜、木耳等。
1、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头痛、易怒等症状,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推荐中药如钩藤、天麻,同时配合太冲穴针灸,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菊花茶、决明子茶等。
2、痰浊内阻:表现为胸闷、头重、恶心等症状,治疗以化痰降浊为主,推荐中药如半夏、陈皮,配合针灸丰隆穴,饮食上少吃油腻食物,多食用薏米、红豆等利湿化痰的食材。
3、气血两虚:表现为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治疗以补气养血为主,推荐中药如黄芪、当归,配合针灸足三里穴,饮食上多吃红枣、桂圆等补气血的食物。
4、生活方式调整:中医强调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调节气血,缓解症状。
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时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通过调节身体内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达到稳定血压、改善症状的目的。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