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不一定需要住院,多数情况下门诊即可完成。是否住院主要取决于检查类型、患者健康状况及并发症风险等因素。
1、普通肠镜:
常规诊断性肠镜通常在门诊进行,检查前需清洁肠道,检查后观察1-2小时无异常即可离院。适用于无严重基础疾病、低出血风险的人群。
2、无痛肠镜:
采用静脉麻醉的肠镜检查需短暂留观,部分医疗机构要求当日住院。因麻醉风险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有人陪同离院,24小时内禁止驾驶和高空作业。
3、治疗性肠镜:
进行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操作后,为观察迟发性出血或穿孔,通常需住院1-2天。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切除、凝血功能异常者必须住院监测。
4、高龄高危患者: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病患者,建议住院检查。住院期间可进行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护,降低麻醉和操作相关风险。
5、术后并发症:
出现剧烈腹痛、持续便血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住院。肠穿孔发生率约0.1%,出血发生率约0.3%,这些急症需住院进行禁食、止血或手术干预。
检查前3天应低渣饮食,前1天流质饮食并按医嘱服用肠道清洁剂。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饮,之后从温凉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出现腹胀可轻柔按摩腹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5-7天调整用药方案,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药使用时间。建议检查后48小时内有人陪护,监测血压和排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