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排尿后尿道疼痛可能由尿道炎、尿路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炎、尿道结石等原因引起。
1、尿道炎:尿道黏膜受细菌或病毒侵袭引发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淋球菌等。排尿时尿液刺激发炎部位会产生灼痛感,可能伴随尿道口红肿或分泌物增多。
2、尿路感染:细菌逆行感染尿道及膀胱,除排尿痛外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感染,性生活后或免疫力下降时风险增高。
3、尿道损伤:性生活摩擦、妇科检查操作或使用卫生棉条可能造成尿道微小裂伤。损伤后排尿时尿液接触创面会引发刺痛,通常1-2天可自愈。
4、膀胱炎:膀胱黏膜炎症可放射至尿道产生疼痛,典型表现为下腹坠胀伴终末血尿。饮水不足或长期憋尿是常见诱因。
5、尿道结石:微小结石通过尿道时划伤黏膜引发剧痛,可能突发排尿中断。结石多由膀胱或肾脏迁移而来,需影像学检查确诊。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尿道刺激。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注意性生活卫生,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适量食用蔓越莓、蒲公英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但出现发热、血尿或持续疼痛超过3天应及时泌尿科就诊。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