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可通过隔离观察、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支持疗法和疫苗接种等方式治疗。小儿麻疹通常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1、隔离观察: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患儿需隔离至皮疹消退后至少5天。隔离期间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体温和皮疹情况。
2、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对于咳嗽可使用右美沙芬糖浆,每次2.5-5ml,每日3次。皮疹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每日3-4次。
3、预防并发症:麻疹易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意识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对于高危患儿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口服混悬液,每次20-40mg/kg,每日3次。
4、支持疗法: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鼓励多饮水或口服补液盐。提供易消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泥、南瓜粥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5、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推荐在8月龄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第二剂。对未完成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
麻疹患儿需注意营养均衡,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菠菜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适当进行室内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