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起小疙瘩可能由麦粒肿、霰粒肿、过敏反应、病毒感染或皮脂腺囊肿引起。
1、麦粒肿: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典型表现为眼睑边缘红肿热痛的小硬结,可能伴随黄色脓点形成。早期可通过热敷促进炎症消退,若脓肿成熟需由医生切开排脓。
2、霰粒肿: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形成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表现为眼睑皮下无痛性圆形硬结,表面皮肤可推动。小囊肿可通过热敷和按摩缓解,较大囊肿需行霰粒肿刮除术。
3、过敏反应:
接触化妆品、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眼睑过敏性皮炎。特征为突发眼睑水肿伴密集小丘疹,伴有明显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过敏原,冷敷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使用抗组胺药物。
4、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眼睑簇集性水疱。初期有灼热感,随后出现透明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痂皮。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医生可能开具抗病毒眼膏进行治疗。
5、皮脂腺囊肿:
眼睑皮脂腺导管阻塞可形成表皮样囊肿,表现为皮下光滑的圆形肿物,中央可见黑色开口。小囊肿无需处理,若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疼痛,需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壁。
日常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化妆时注意避开睑缘部位,定期更换眼妆产品。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出现持续增大、影响视力或伴有全身症状的肿块,应及时就诊眼科排查肿瘤性病变。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钟可促进腺体分泌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