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酸痛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常见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机械性刺激、激素水平异常等。
1、白带异常:
患者常出现淡黄色或脓性白带增多,质地粘稠伴有异味。这种情况多与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持续感染有关。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同时配合阴道栓剂局部用药。
2、接触性出血:
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是典型表现,源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导致的组织脆弱。轻度出血可通过微波、冷冻等物理疗法促进创面愈合,严重者可能需要宫颈锥切术。
3、下腹坠痛:
炎症累及盆腔时可引发持续性腰骶部酸痛或下腹坠胀感,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这类情况需联合使用抗炎药物与热敷理疗,必要时进行宫颈分泌物培养指导用药。
4、月经紊乱: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干扰卵巢功能,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异常。治疗需在控制感染基础上,配合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严重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
5、不孕风险:
宫颈粘液性质改变可能阻碍精子通过,增加不孕几率。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建议先彻底治疗炎症再考虑受孕,必要时行宫颈扩张术改善受孕条件。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适当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剧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等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