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后头晕可通过休息观察、冰敷处理、药物缓解、就医检查、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通常由轻微脑震荡、内耳平衡障碍、颈椎损伤、血压波动、心理应激等因素引起。
1、休息观察:
摔倒后出现头晕建议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静卧或坐姿休息15-30分钟。轻微脑震荡引起的头晕多能在休息后缓解,期间需避免头部晃动或突然起身。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伴随症状。
2、冰敷处理:
若头部有外伤肿胀,可用冰袋隔毛巾冷敷患处10-15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水肿,但需避免冻伤皮肤。此方法适用于无明显开放性伤口的头皮血肿,同时需注意有无持续加重的头痛。
3、药物缓解:
对于持续头晕可考虑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改善内耳微循环,或甲氧氯普胺缓解伴随的恶心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注意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前不宜自行服用止痛药物。
4、就医检查:
出现意识模糊、反复呕吐、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头颅CT排除硬膜下血肿,颈椎X线检查是否存在寰枢椎半脱位,必要时进行前庭功能检测评估平衡障碍程度。
5、康复训练:
持续性头晕患者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Brandt-Daroff习服训练,通过特定体位变换促进前庭代偿。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走直线等需循序渐进,配合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改善症状。
摔倒后72小时内需密切观察神志变化,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适量补充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恢复期可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保持头部稍高位。若头晕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至耳鼻喉科专科就诊排查耳石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