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消瘦主要由肿瘤消耗、营养吸收障碍、代谢异常、食欲减退及治疗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肿瘤消耗:
癌细胞增殖需要大量能量,会抢夺机体正常营养供给。结肠癌组织分泌的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可加速脂肪和肌肉分解,导致体重持续下降。
2、营养吸收障碍:
肿瘤生长可能阻塞肠道或破坏肠黏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特别是右半结肠癌常伴随铁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左半结肠癌易导致蛋白质和脂肪吸收受阻。
3、代谢异常:
癌细胞通过瓦氏效应改变能量代谢途径,即使营养充足也会持续消耗机体储备。肿瘤相关恶病质会使基础代谢率提高20%-30%,加速肌肉萎缩。
4、食欲减退:
肿瘤释放的炎症介质直接作用于下丘脑食欲中枢。肠道梗阻或肝转移引发的腹胀、恶心等症状,都会显著降低患者进食意愿和食量。
5、治疗副作用:
手术切除肠段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化疗药物常引发恶心呕吐,放疗会导致放射性肠炎。这些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剧营养摄入不足。
建议患者采用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补充营养。可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配合米糊、藕粉等易吸收碳水化合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必要时进行静脉营养支持。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维持肌肉功能,但需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定期监测体重和血常规指标,及时调整营养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