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灶的形态特征、组织活检结果以及内镜下的染色或放大技术。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1、病灶形态特征: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胃癌在胃镜下常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或浸润型。溃疡型病灶边缘不规则,底部凹凸不平;肿块型病灶呈菜花样或息肉样突起;浸润型病灶则表现为胃壁僵硬、黏膜皱襞消失。
2、组织活检:胃镜检查时,医生会通过活检钳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活检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能够明确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转移。常见的活检方法包括钳取活检、刷检和穿刺活检。
3、内镜下染色或放大技术: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医生可能会使用染色剂如靛胭脂、亚甲蓝对胃黏膜进行染色,以突出病变区域。放大内镜则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黏膜的微细结构,帮助识别早期胃癌。
4、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胃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复发风险。
5、化疗: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胃癌的姑息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顺铂和紫杉醇。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延长患者生存期。
6、放疗: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放疗可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常见的放疗方式包括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
胃镜下胃癌的诊断需要结合病灶形态、组织活检和内镜技术,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肿瘤分期制定。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建议有胃部不适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