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前列腺炎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调理。
1、临床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或疼痛,部分患者伴有性功能障碍。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可考虑慢性前列腺炎。
2、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医生通过手指触摸前列腺,评估其大小、质地、压痛等情况。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可能增大、质地变硬,伴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前列腺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细菌培养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选择。
4、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经直肠超声可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等,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5、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用于细菌性前列腺炎;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缓解排尿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减轻疼痛。
6、物理治疗包括前列腺按摩、微波治疗等。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液排出,微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7、生活调理至关重要。避免久坐、骑自行车等压迫前列腺的行为;保持规律性生活,避免过度或过少;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调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