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吃药无效时,需调整治疗方案并排查潜在诱因。可尝试更换药物、联合治疗或进行过敏原检测,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引发症状的物质。
1、更换药物:如果常规抗组胺药物效果不佳,可考虑更换为其他类型的抗组胺药,如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镇静性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对于顽固性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
2、联合治疗:在单一药物效果有限时,可尝试联合用药。例如,将抗组胺药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结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3、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特定过敏原如食物、花粉、尘螨等。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是控制症状的关键。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以减少皮肤刺激。
5、心理疏导:慢性荨麻疹可能与压力、焦虑有关,尝试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或寻求心理咨询,有助于缓解症状。
荨麻疹治疗需个体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确保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