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者出现发热主要由病毒血症、免疫应答反应、继发感染及炎症介质释放四种机制引起,可通过退热药物、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护理缓解症状。
1. 病毒血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血液后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建议家长监测患儿体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退热栓等药物退热。
2. 免疫应答机体产生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对抗病毒时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家长需保持患儿充足水分摄入,配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
3. 继发感染皮肤疱疹破溃后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发热加重。表现为局部红肿化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
4. 炎症介质释放病毒感染促使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释放,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致热。需避免抓挠皮疹,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
患儿发热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体温超过38.5℃或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