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主要与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湿蕴肺、肺阴亏虚等因素相关,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拔罐、饮食疗法等方式干预。
1、风寒袭肺:多因外感风寒导致肺气失宣,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稀薄。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可选用麻黄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麻黄、杏仁、甘草,配合生姜红糖水驱寒。
2、风热犯肺:常由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引起,症状为咳嗽剧烈、痰黄黏稠。需疏风清热,方用桑菊饮,药物如桑叶、菊花、连翘,建议食用梨汁蜂蜜润肺。
3、痰湿蕴肺: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症见咳嗽痰多、胸闷气促。治法强调燥湿化痰,二陈汤为基础方,药物含半夏、陈皮、茯苓,日常可食用薏苡仁粥健脾化湿。
4、肺阴亏虚:多由久病伤阴或燥邪伤肺所致,表现为干咳无痰、咽干音哑。宜滋阴润肺,沙参麦冬汤主之,常用沙参、麦冬、玉竹,建议用银耳百合羹食疗调养。
咳嗽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咯血、胸痛需及时就医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