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起水泡可通过消毒处理、局部用药、预防感染、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负压过大、皮肤敏感、操作不当、感染等因素引起。
1、消毒处理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水泡及周围皮肤,避免撕破水泡表皮。小水泡可自行吸收,无须特殊处理。
2、局部用药水泡破损后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继发感染。
3、预防感染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摩擦或沾水。若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增多,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
4、就医评估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多发或伴随发热时,需由医生判断是否需穿刺引流或系统性抗感染治疗。
拔罐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以促进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