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诊治过程中需关注克隆性浆细胞增殖、溶骨性病变等问题。
1、诊断标准: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包括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比例超过10%、血清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等。
2、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状态和并发症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等药物联合治疗。
3、并发症管理:针对骨病可使用双膦酸盐预防病理性骨折,贫血患者可考虑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功能损害需积极控制高钙血症和轻链蛋白尿。
4、疗效评估:定期监测血清游离轻链、骨髓浆细胞比例和影像学变化,完全缓解标准包括血尿免疫固定电泳转阴、骨髓浆细胞比例低于5%。
患者应保持适当运动预防骨质疏松,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