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小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胆汁反流、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1、内镜下切除直径较小的小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电切术或黏膜切除术治疗,操作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禁食并监测出血情况。
2、手术切除直径超过2厘米或疑似恶变的息肉需行肠段切除术,可能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或柳氮磺吡啶控制肠道炎症,药物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
4、定期随访对于暂未处理的息肉或术后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肠镜,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发现小肠息肉后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药物,日常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并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