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药物干预、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产后发热可能与产褥感染、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建议温水擦浴、减少衣物包裹,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保持室内通风,每4小时复测体温。
2、调整饮食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选择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清淡流食。暂停高脂汤饮,避免加重乳腺堵塞风险。
3、药物干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退热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腺炎需配合头孢类抗生素,禁止自行服用中成药。
4、就医评估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伴随寒战或异常分泌物时,需急诊排查产褥感染、盆腔脓肿等急症,必要时进行血培养及影像学检查。
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发热期间可暂时改用奶粉喂养,保持乳头清洁并定时排空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