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发疼痛可能由骨小梁微骨折、椎体压缩变形、继发性肌痉挛、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钙剂补充、抗骨吸收药物、镇痛治疗、椎体成形术等方式缓解。
1、骨小梁微骨折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下降,骨小梁结构破坏后易发生微小骨折,表现为局部钝痛。建议增加钙质摄入,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或塞来昔布胶囊。
2、椎体压缩变形脊椎椎体在骨质疏松基础上受压变形,刺激神经引发持续性背痛。需进行椎体稳定性评估,可选用唑来膦酸注射液、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或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控制症状。
3、继发性肌痉挛骨骼结构改变导致肌肉代偿性紧张,常见腰背部痉挛性疼痛。物理治疗联合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有助于缓解,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滴剂。
4、病理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在轻微外力下易发生腕部、髋部等骨折,产生剧烈疼痛。除手术固定外,需长期使用雷洛昔芬片、特立帕肽注射液等促进骨形成药物。
日常需保证每日800-1000mg钙摄入,进行适度负重运动,避免跌倒风险,疼痛持续加重时应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测与专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