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型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典型皮肤表现,早期可出现玫瑰色或铜红色斑疹,进展期可能融合成片伴鳞屑,终末期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
1、早期表现:初期为直径2-5毫米的玫瑰色圆形斑疹,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近端,按压可褪色,无痛痒感,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
2、进展期表现:斑疹逐渐转为铜红色,表面出现细薄鳞屑,部分可融合成环状或地图状皮损,手掌足底可能出现特征性棕红色斑丘疹。
3、终末期表现:未经治疗的皮损可持续数月后自行消退,部分患者会遗留褐色色素沉着或轻微皮肤萎缩,少数可能复发出现脓疱性梅毒疹。
出现疑似梅毒疹症状需立即至皮肤性病科就诊,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并确保性伴侣同步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