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粟粒性结节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肺部粟粒性结节通常由结核感染、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结核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粟粒性结节需针对性抗感染。结核感染可表现为低热、盗汗,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治疗;真菌感染可能伴随咳嗽、胸痛,可选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
2、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抑制炎症反应。可能与遗传或环境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可联合免疫调节。可能与Th1细胞过度活化有关,常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可选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药物。
4、手术切除疑似恶性肿瘤或局部压迫严重时考虑手术。转移性肺癌可能表现为咯血,需通过病理确诊后行肺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术。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疗效,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肺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