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的危险主要包括不完全流产、大出血、感染、药物过敏反应等。药物流产的风险与个体差异、孕周、用药规范等因素密切相关。
1、不完全流产孕囊或蜕膜组织残留可能导致持续阴道出血,需超声检查确认,必要时行清宫术。残留组织可能引发感染或贫血。
2、大出血子宫收缩不良或妊娠组织残留可能导致出血量超过月经量,严重时需输血或急诊手术。出血过多可能引发休克。
3、感染流产后宫口开放易发生上行感染,表现为发热、腹痛、异常分泌物。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
4、药物过敏米非司酮或米索前列醇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严重时需肾上腺素抢救。用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
药物流产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或持续出血需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