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皮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皮肤护理、避免过敏原等方式治疗。药物过敏皮疹通常由药物成分刺激、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遗传易感性、既往过敏史等原因引起。
1、药物成分刺激部分药物成分可能直接刺激皮肤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红斑或丘疹。建议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2、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对药物成分产生过度反应时会导致皮疹扩散。这种情况需检测过敏原,必要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配合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制剂。
3、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药物过敏史者更易出现皮疹反应。建议进行基因检测筛查风险,急性期可选用苯海拉明注射液,口服依巴斯汀片、非索非那定片等二代抗组胺药。
4、既往过敏史曾发生药物过敏者再次接触同类药物时皮疹复发概率较高。需建立个人药物过敏档案,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控制症状。
出现药物过敏皮疹时可适量吃薏米、绿豆、冬瓜、梨等清热利湿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建议记录过敏药物名称,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