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时从汗毛孔内出水珠通常由局部湿气排出、皮肤温度变化、毛细血管渗出、拔罐负压作用等原因引起。
1. 湿气排出中医理论认为拔罐可促进局部湿气外排,水珠多为组织液与湿气混合物,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干燥即可。
2. 温度变化罐内高温使汗腺分泌增加,与冷凝水混合形成水珠,属于正常物理现象,擦拭后观察皮肤有无灼伤即可。
3. 毛细血管渗出负压可能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组织液量较多时需警惕,若伴随淤血疼痛可外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缓解。
4. 负压作用强负压会使表皮细胞间隙液体渗出,操作时应控制负压强度,出现水泡需消毒处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拔罐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穿着透气衣物,出现持续渗液或皮肤破损需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