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多发生在妊娠12周内,以孕6-8周最为常见。实际发生时间与胚胎质量、母体激素水平、子宫环境、外界刺激及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1、胚胎因素:
染色体异常是孕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约占50%-60%。异常胚胎多在孕8周前自然淘汰,表现为阴道流血伴下腹隐痛。需通过超声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必要时行染色体检测。
2、激素不足:
孕酮水平低下会导致子宫内膜脱膜化不足,常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多发生在孕6-10周,可通过血清孕酮检测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补充治疗。
3、子宫异常:
子宫畸形、宫腔粘连或子宫肌瘤可能影响胚胎着床,症状出现时间与病变程度相关。建议孕前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孕期发生出血需立即卧床休息。
4、外界刺激:
剧烈运动、腹部撞击或过度劳累可能诱发宫缩,导致孕12周内出现褐色分泌物。应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出现症状需暂停工作静养观察。
5、全身性疾病:
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或感染性疾病可能增加流产风险,症状可持续至孕中期。需在孕早期完善甲状腺功能、血糖等筛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及盆浴。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每日摄入绿叶蔬菜300克以上。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定期复查HCG及孕酮水平,必要时住院保胎治疗。建议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妊娠期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及放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