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引起败血症通常由真菌感染扩散、免疫力低下、局部屏障破坏、治疗延误等原因导致,需通过抗真菌治疗、免疫支持、创面护理等方式干预。
1、真菌感染扩散白色念珠菌从口腔黏膜侵入血液,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有关,表现为发热、寒战。需静脉使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等抗真菌药物。
2、免疫力低下婴幼儿或HIV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时,真菌易突破防御系统,常伴随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建议家长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免疫球蛋白。
3、局部屏障破坏口腔黏膜破损使真菌更易入血,可能与奶瓶消毒不彻底或口腔创伤有关。家长需每日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患儿口腔,避免使用粗糙安抚奶嘴。
4、治疗延误未及时规范治疗鹅口疮导致感染加重,通常与误判为普通口腔炎有关。出现拒食、嗜睡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脓毒血症。
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婴幼儿衣物应高温消毒,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