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主要由粪口传播、接触污染物、免疫力低下及病毒变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肠道黏膜保护剂、益生菌及疫苗接种等方式干预。
1. 粪口传播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消化道,建议加强手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可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消旋卡多曲等药物缓解症状。
2. 接触污染物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或物品后经口感染,家长需定期消毒儿童用品,对症治疗可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锌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散等。
3. 免疫力低下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感,可能与母乳喂养不足或维生素A缺乏有关,表现为频繁水样便,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α2b栓、胃肠安丸、鞣酸蛋白酵母散。
4. 病毒变异轮状病毒A组G/P型别变异导致重复感染,通常伴随发热呕吐,需及时就医进行病毒分型检测,重症可考虑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或利巴韦林颗粒。
患儿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哺乳期母亲注意饮食清淡,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出现持续脱水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