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可能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利尿治疗、限盐饮食、腹腔穿刺引流、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腹水最常见原因,肝脏纤维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表现为腹部膨隆、下肢水肿。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严重者需肝移植。
2、门静脉高压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使液体渗入腹腔,常伴随食管静脉曲张。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使用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3、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需补充人血白蛋白制剂,配合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清,同时治疗导致蛋白丢失的原发疾病。
4、心力衰竭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可能引发心源性腹水。治疗以强心利尿为主,可使用地高辛、托拉塞米等药物,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1500毫升。
肝腹水患者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2克以下,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腹腔压力,出现呼吸困难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