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能导致肝硬化,疾病发展通常按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进程演变。
1、病毒持续复制乙肝病毒长期活跃复制会引发慢性肝脏炎症,建议定期监测HBV-DNA载量,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
2、免疫损伤累积机体免疫系统反复攻击被感染的肝细胞,导致肝组织修复过程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表现为血清ALT升高和肝区不适,需配合保肝治疗如双环醇、水飞蓟宾等。
3、肝星状细胞激活炎症微环境促使肝星状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大量分泌胶原蛋白形成纤维间隔,可通过肝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必要时采用安络化纤丸等抗纤维化药物。
4、门脉高压形成晚期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脾大、腹水等门脉高压症候群,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手术。
乙肝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和甲胎蛋白,严格戒酒并保持优质蛋白饮食,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肝硬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