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通过性传播主要与病毒特性、黏膜屏障破坏、体液交换和免疫防御薄弱有关,高危性行为是核心传播途径。
1、病毒特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病毒载量高时传染性强。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降低传染性,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
2、黏膜损伤:性行为可能导致生殖器黏膜微损伤,病毒通过破损处侵入。建议使用安全套预防,出现溃疡需及时处理,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体液交换:无保护性行为直接接触含病毒体液,肛交传播风险更高。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方案,包含恩曲他滨、利托那韦等药物组合。
4、免疫缺陷:性传播疾病患者局部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HIV。需同步治疗梅毒等合并感染,可选用苄星青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
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检测、避免高危行为是预防关键,感染者规范治疗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显著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