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驱虫治疗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具体频率需结合蛔虫感染风险、卫生习惯、地域流行病学等因素综合评估。
1、感染风险:蛔虫高发地区或卫生条件较差时,家长需每半年带孩子检查粪便虫卵,阳性者遵医嘱服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或吡喹酮等驱虫药。
2、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未规范洗手、生食未洗净蔬菜等行为可能增加感染概率,家长需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降低重复感染风险。
3、症状监测:出现腹痛、消瘦、肛门瘙痒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重复用药。
4、环境消毒:对儿童玩具、餐具等物品定期煮沸消毒,处理宠物粪便时做好防护,切断蛔虫卵传播途径。
驱虫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观察排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