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长期吸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戒烟、药物治疗、氧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肺泡壁破坏融合形成肺大泡,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
2、肺部感染肺炎或肺结核等感染造成肺组织损伤后形成肺大泡,常伴咳嗽发热,需抗感染治疗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3、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易发生全小叶型肺大泡,早期表现为呼吸困难,需终身补充α-1抗胰蛋白酶制剂。
4、长期吸烟烟草中有害物质持续损伤肺泡结构,形成多发肺大泡,首要措施是彻底戒烟并接种肺炎疫苗预防感染。
肺大泡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飞行,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情变化,合并感染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