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感染乙肝可能与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感染、性接触传播、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需通过乙肝五项检测确诊。
1、母婴垂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能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哺乳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孕期需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高风险者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阻断传播。
2、医源性感染产检或分娩时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可能导致感染。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严格筛查器械消毒情况。接触暴露后24小时内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
3、性接触传播配偶为乙肝携带者时,无防护性行为可能造成病毒传播。孕期应避免高危性行为,伴侣需同步检测乙肝两对半,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
4、免疫功能下降妊娠期免疫耐受状态可能增加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更易感,需加强孕期营养补充,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所有孕妇应在孕早期筛查乙肝,携带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新生儿联合免疫阻断。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进食生冷海鲜,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