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输液后手抖可能与输液反应、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轻微手抖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1. 输液反应快速补液或液体温度过低可能刺激血管神经,导致短暂手抖。建议家长调慢滴速并用温毛巾敷输液部位,一般可自行缓解。
2. 低血糖空腹输液或输注胰岛素类药物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家长需立即给孩子口服葡萄糖水或糖果,并监测血糖变化。
3. 电解质紊乱大量输注葡萄糖或利尿剂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表现为手抖伴乏力,需遵医嘱补充氯化钾口服溶液或门冬氨酸钾镁等电解质制剂。
4. 药物副作用氨茶碱、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可能引起震颤。家长应记录用药名称并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更换为多索茶碱或硫酸镁等替代药物。
观察孩子是否伴随发热、意识改变等症状,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输液侧肢体放松,若6小时内未缓解需急诊复查血常规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