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表现为疱疹愈合后持续存在的灼烧样、针刺样疼痛,常见于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
1、病毒再激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度活跃,沿神经纤维扩散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神经损伤。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抗神经痛药物。
2、神经敏化病毒损伤导致外周和中枢神经敏化,疼痛信号被异常放大。表现为触摸衣物即诱发剧痛。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调节神经传导。
3、炎症反应病毒复制引发神经鞘膜炎症,局部释放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早期使用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减轻神经损害。
4、后遗神经痛约30%患者疱疹愈合后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与神经纤维不可逆损伤有关。严重者可考虑神经阻滞或脉冲射频治疗。
急性期保持皮损清洁,避免抓挠;恢复期可进行低频电刺激等物理治疗,疼痛持续需及时至疼痛科或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