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好发部位主要有胃窦部、胃体上部、贲门部、胃底部,其中胃窦部最常见。
1、胃窦部:胃窦黏膜受胃酸刺激较多,慢性炎症概率较高,易形成增生性息肉或腺瘤性息肉,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2、胃体上部:胃体上部黏膜较薄,长期受机械摩擦或胆汁反流刺激时,可能形成炎性息肉,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3、贲门部:贲门区域易受胃食管反流刺激,反复黏膜损伤可导致息肉形成,需注意与早期胃癌鉴别。
4、胃底部:胃底腺息肉多与长期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相关,通常为良性,但需胃镜活检明确性质。
发现胃息肉应定期胃镜复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