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后20天未见恢复可通过调整营养摄入、加强康复训练、药物辅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骨折延迟愈合通常由营养不良、活动不足、骨质疏松、感染等因素引起。
1、调整营养摄入蛋白质和钙摄入不足会影响骨痂形成,建议每日补充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
2、加强康复训练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和关节被动活动,使用骨折愈合仪等物理治疗设备刺激局部血液循环。
3、药物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需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雷洛昔芬片等抗骨吸收药物,合并感染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4、手术干预对于严重移位或开放性骨折,可能需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骨移植术,术后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骨愈合。
建议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保持每日晒太阳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卧床期间注意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