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晕厥多数情况下不会遗留后遗症,但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外伤或心理恐惧。其恢复情况主要与晕厥诱因、基础疾病、年龄及发作频率等因素相关。
1. 生理性诱因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多由疼痛、久站等触发,意识恢复后无器质性损害。建议避免诱因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2. 病理性基础合并心律失常或颈动脉窦过敏者可能反复发作,需治疗原发病。可能与心肌缺血、传导阻滞有关,表现为心悸、胸痛等症状。
3. 年龄因素老年人晕厥后恢复较慢,跌倒风险高。可能与脑血管调节功能减退有关,需排查体位性低血压。
4. 发作频率频繁发作可能引发焦虑障碍。建议进行倾斜试验评估,必要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日常应记录晕厥前驱症状,避免脱水及突然体位变化,有基础疾病者需定期心内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