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服用黄疸药物后出现腹泻可能与药物副作用、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更换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 药物副作用:部分退黄药物如茵栀黄口服液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腹泻。建议家长暂停用药并观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熊去氧胆酸片或苯巴比妥片等替代药物。
2. 乳糖不耐受:药物可能加重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家长需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制剂,同时监测大便性状改善情况。
3. 肠道菌群紊乱:药物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母乳喂养有助于菌群恢复。
4. 继发感染:腹泻伴随发热、血便时需警惕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家长应立即送医进行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根据结果使用蒙脱石散或头孢克肟颗粒等治疗。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若腹泻超过每日6次或出现脱水征象需急诊处理。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