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下降可能由生理性卵巢功能衰退、精神压力过大、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衰退女性35岁后卵巢功能自然减退,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潮热盗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
2、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雌激素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必要时使用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3、多囊卵巢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闭经、痤疮、多毛。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改善代谢。
4、卵巢早衰40岁前出现卵巢功能衰竭,可能与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疾病有关,需长期服用戊酸雌二醇等激素药物,定期监测骨密度和心血管指标。
日常可适量食用亚麻籽、葛根粉等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避免过度节食,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