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可能导致大便滴血,常见于息肉体积较大或表面糜烂时,其他症状还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
1、息肉体积大较大的肠息肉在粪便摩擦下易破损出血,表现为便后滴鲜血。可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止血敏、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冻干粉。
2、息肉表面糜烂炎症或机械刺激导致息肉表面糜烂出血,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需进行病理活检后切除,可配合康复新液、美沙拉嗪栓、地奥司明片控制炎症。
3、合并感染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黏液血便伴肛门灼热感。需抗生素联合息肉切除,常用诺氟沙星、甲硝唑、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调节菌群。
4、癌变倾向腺瘤性息肉癌变时出血量增多且颜色暗红。需尽快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确诊后可能需要化疗药物辅助。
发现便血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术后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肠镜监测息肉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