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多数情况由痔疮或肛裂引起,但需警惕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消化道溃疡、结直肠癌等疾病风险。
1. 痔疮或肛裂排便用力或便秘可能导致肛周血管破裂,血液鲜红且附着粪便表面,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温水坐浴缓解。
2. 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常伴随黑便或柏油样便,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用药有关,需胃镜检查确诊。
3.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引起黏液血便,通常伴随腹痛腹泻,需肠镜检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4. 结直肠肿瘤持续暗红色血便伴排便习惯改变需排除肿瘤,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肠癌筛查。
出现反复出血、体重下降或贫血症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