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G降低可能由生理性波动、营养不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1. 生理性波动婴幼儿期或老年人可能出现暂时性免疫球蛋白G水平偏低,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监测指标变化。
2. 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抗体合成,表现为体重下降、反复感染等症状,需通过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3. 获得性免疫缺陷可能与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有关,常伴发机会性感染,需进行抗病毒治疗或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可选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药物。
4. 原发性免疫缺陷常见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等遗传性疾病,患儿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需定期输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必要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发现免疫球蛋白G降低应完善淋巴细胞亚群等检查,日常注意预防感染,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接触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