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抑郁药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常见表现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改变、经期延长或缩短、闭经等。这些变化通常与药物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有关。
1、周期紊乱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提前或延迟。建议定期记录月经周期,若持续异常需复查激素水平。
2、经量改变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部分患者出现经量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片等止血药物,同时监测血红蛋白。
3、经期异常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能延长黄体期,导致经期持续时间变化。伴随乳房胀痛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4、闭经风险大剂量抗抑郁药物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引发继发性闭经。需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必要时使用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
建议服药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亚麻籽、深绿色蔬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若月经异常持续超过3个月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