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大便有血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药物、静脉补液、内镜下止血等方式治疗。肠炎便血通常由饮食刺激、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减少肠道蠕动刺激。急性期可短期禁食,逐步过渡至米汤、藕粉等温和食物。
2、口服药物感染性肠炎需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酪酸梭菌活菌片等药物。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需用美沙拉嗪、泼尼松、硫唑嘌呤。
3、静脉补液严重腹泻伴便血可能导致脱水,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缺血性肠病与血管栓塞有关,表现为突发腹痛后血便,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
4、内镜下止血大量便血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结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采用钛夹止血或电凝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便血期间需卧床休息,记录出血量及频次,症状持续或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表现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